在评估手工焊接的性能时,工艺工程师需要非常关注三个关键指标:升温速度、焊接时间和回温能力。这三个指标将决定生产线的最佳焊接效果,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流程中的废品率。

升温速度:是通过烙铁在开机时或“唤醒”并从烙铁架架上取下时加热的速度来衡量的。升温速度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被视为每天损失的制造时间。市场上的许多焊接产品可能需要数十几秒才能对烙铁进行初始加热,从而导致生产率降低。
焊接时间:特定温度下完成一个焊点所需的时间。当热烙铁头与焊点接触时,烙铁头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热传导失去热量的同时保持温度稳定的能力直接相关。在此过程中,性能较低的焊台通常温度会显着下降,并且可能难以恢复温度,使整个焊接过程变长,特别是更高散热需求的应用更是如此。
回温能力 是指烙铁在完成一个焊点后恢复到温度并准备开始下一个工作所需的时间。就像时间到温度一样,这个时间可能因型号而异,并且可能会导致每天制造时间损失数十分钟到数小时。特别是以下大型铜箔的焊锡过程。

在评估性能时,工艺工程师首先关注设备的功耗。尽管如果其他条件相同,150W 产品的性能确实会优于 75W 设备,但不一定功率越大就是越好,还要考虑发热芯与烙铁头的位置、所使用的发热技术类型。因此,焊台的功率只是要参考的其中因素之一。
发热芯与烙铁头的位置对焊台的性能非常重要。发热芯离烙铁尖端越近,加热越快。因此加热器直接位于尖端的一体式焊笔通常会拥有更快的升温速度、更短的焊接时间和更强的回温能力,而分体式设计成本往往要低得多,因为烙铁头的磨损速度比发热芯损耗快得多,这意味着大部分时间只需要更换烙铁头,而无需更换整个发热芯。

焊接加热的形式
焊接中的加热技术有两种形式,电阻式和电感式。电阻式发热是一种间接加热烙铁的方式形式,具有温度稳定,不会产生感应磁场损坏高阻抗的元器件。
另一方面,感应加热直接加热烙铁头的速度比电阻技术快一些,但温度波动相较电阻式大一些,另外感应加热会在发热芯周围产生磁场,会对高阻抗元器件产生损伤甚至损坏,因此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要求不高的场合,很多生产军工航天或者通信类产品的厂家都不选用这种方式。
评估焊台的性能是确保为生产线提供合适产品的关键。升温时间、焊接时间和回温时间将直接与您的操作员的效率相关,在评估过程中应考虑这些因素。
希望以上内容能有助于您做出选择。